嘆異鈔第一章(第六講)
釋覺藏法師解說開示:
被阿彌陀佛救度,親鸞聖人說:「是故,信本願者,他善亦非要,無勝念佛之善故;惡亦不可懼,無礙彌陀本願之惡故。」
親鸞聖人最後結論告訴我們,信阿彌陀佛的本願,也就是得救的人,「他善亦非要,無勝念佛之善故」。
所謂「他善亦非要」,就是「不是靠自己所做的善得救」。
「沒有勝過念佛之善故」,這裡所說的念佛就是指名號,沒有比名號這六字的功德更好的善,我們所做的善就是他善。
他善是我們所做的、所修的功德、我們所做的善,和阿彌陀佛所做的善、所完成六字名號的功德,那是不能比。
六字名號是清淨、真實的,是一定要讓我們永遠幸福的功德。
六字能夠拔苦與樂,能夠破暗滿願,六字名號的功德才是最圓滿,一點點缺陷都沒有,不受任何障礙,煩惱再多,業障再重,六字名號也必定能救度我們。
所以說,沒有比六字名號的功德更殊勝,我們所做的善和六字是不能比。所以,親鸞聖人說:「信彌陀本願,他善亦非要」,沒有「勝過六字名號」這樣子的善。
這一段話就是機的深信。
機的深信就是告訴我們,我們做再多的善,都不是真實的善。
親鸞聖人認真、努力去做善,苦修了二十年,親鸞聖人才發現自己怎麼做也做不到真實的善,是只能去地獄的形相,這就是機的深信。
所以在這裡說「他善亦非要」,不是指不用做善。
佛教是教導我們因果道理是大宇宙的真理,對因果道理清楚,怎麼可能不去做善呢?
因果道理瞭解、清楚的人,就會去廢惡修善,怎麼可能說他善不用做,也就是說種種的善不用做?
親鸞聖人不會這麼說,也不可能這麼說。
親鸞聖人所說的「他善亦非要」,是告訴我們,人所做的善、做得出來的都是雜毒之善,都是帶有煩惱的善,這樣子的善,是不可能得救。
所以,被阿彌陀佛救度,會很清楚知道。
這就是機的深信。
不是不用做,而是認真努力去做,看到自己做不到,也會很清楚知道自己的形相,這就是機的深信。
我們在信前,要認真做善,得救之後,也會認真做善。
得救之後,沒有雜行,沒有自力的心,所做的善都是感恩。
得救會很清楚知道這一件事。
親鸞聖人說:「惡亦不可懼,無礙彌陀本願之惡故。」
親鸞聖人說,惡也不用怕,沒有「妨礙彌陀本願」這樣子的惡。
這就是法的深信。
被阿彌陀佛救度,就不會為自己的罪惡而感到恐懼,會很清楚知道,即使自己罪惡再深重,願力是無窮無盡,我們罪惡再重,也不會重。
不可思議的願力勝過我的業力,雖然業力是很強,罪惡是很深重的人,但願力必定勝過業力。
就像石頭很大,放在大船之上,石頭也不會沉下去。
阿彌陀佛的本願就像大船一樣,坐上大悲的願船,罪惡再深重,也不會墮到地獄去,必定會讓我們往生極樂。
所以說,被阿彌陀佛救度,罪惡也不可怕。
對這樣子的話聽錯的人,聽成「造惡也不可怕、造惡也不用怕,造再多的惡也沒關係,即使是殺人放火也沒關係,即使偷盜搶劫也沒關係」,這種想法是邪見,是偏差的想法,是對親鸞聖人的教義不清楚,才以為造惡也不用怕。
在這裡說「造惡也沒有障礙」,是說我們過去所造的罪惡,阿彌陀佛的願力也必定能救度我們。
被阿彌陀佛救度,會深信因果,會很清楚因果道理。
不會說「造再多的惡也沒關係」,故意去造惡。
這種人是沒有得救的人,是沒有坐上大悲願船的人。
坐上大悲願船就知道,就知道任何的罪惡也不會障礙我們得救,也不會障礙我們往生。所以,得救了,會很清楚知道。
這就是法的深信。
親鸞聖人最後講的這一段話,就是依兩種深信所說出的話。
得到兩種深信會知道,沒有比名號的善更殊勝、更好的,是極善最上的,就是六字名號,我們做的善是不可能跟六字名號相比;
同時也會清楚知道,本願力是很不可思議,沒有「勝過本願力」這樣子的惡。
所以說「罪惡也不用怕」,不是說去造再多的惡也沒關係,儘量去造,造惡無所謂。
沒有得救,會控制煩惱;
得救之後,也會懺悔,也會控制煩惱,不是放任自己,隨心所欲。
得救了,會懺悔自己。
被阿彌陀佛救度,就是很清楚兩種深信。
得到兩種深信必得往生,一個也不會漏掉,十個,十個往生;
一百個,一百個往生,這就是因為信彌陀誓願的不可思議。
所以,讓我們來出生做人,人生的目的就是要信彌陀誓願,要得到攝取不捨的幸福。
親鸞聖人在《歎異鈔》第一章教導我們。
對這一章,我們要認真、要好好地聽聞。
得救了,我們會完成人生的目的,也會有生命的歡喜。(完結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