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蓮花的五德(第五講) 釋覺藏主講
(五)中虛外直之德
先說中虛,也就是蓮花的骨莖,中間是空虛,感覺很軟弱,卻不容易斷,任何物質,有的裡面是實心,反而容易斷,也比較脆弱,就像鐵軌如果是實心,就容易斷裂,中間空虛,反而較有彈性。
獲得他力信心的人,外表看起來好像脆弱,可是一旦遇到逆境和困難,是不可思議的堅強,更不畏懼臨終的風暴。

人覺得可靠的是金錢、財產、家庭、名譽、地位。

這些就叫做相對的幸福,為這些和別人競爭,拼命的追求,心裏想得到這些我就能幸福,但其實是很脆弱,有一天都會違背我們,就像權力者,當上總統,地位很高,有一天因為貪婪而被判刑,也會成為階下囚。

看起來很強勢,其實很脆弱,一旦無常的風吹來,原來的榮華富貴也會離散而去。

房子車子遇到大水、地震,也會被震垮,也會被水沖走而破滅。

一輩子的辛苦轉眼成空,尤其是遇到病苦,即將臨終,看到什麼也不會歡喜,一籌莫展,只有抱著一顆無助孤獨、黑暗不定的心。

就像豐臣秀吉到臨終的時候說:「一生就像夢中之夢。」得到再多的金錢,房子建造得再堅固,臨終也帶不走,只有一生所造的罪惡,陪伴我們踏上黃泉之路,進入三惡道的世界。
他力的信心是阿彌陀佛所賜給我們的真實信心,看起來似乎很軟弱,其實是很堅強,能讓我們現在有出生為人的歡喜。源信大師說:「離三惡道,生於人間,應大慶喜。」也就是能來到人間出生太好了,如果沒有出生為人,我也不能聽聞正信的佛法,遇上彌陀的本願而得救,成為不管何時一口氣斷都會往生淨土的身份。
蓮花的中間是空虛,讓人覺得很軟弱,卻能支撐整朵蓮花而不掉落,是很堅強。

而世間也有看起來很堅強,其實是很脆弱的,就像牙齒雖然再硬的東西也能咬,但有一天也會蛀掉而脫落,而舌頭很軟,卻能整天說個不停,尤其是年紀再老,牙齒掉光了,舌頭也不會掉,有掉牙齒的阿婆,卻沒有掉舌頭的。

他力真實的信心也是如此,看起來似乎很脆弱,其實是很堅強,能超越世間種種的幸福,也唯有獲得如蓮花般的真實信心,這樣的人才能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。
再說外直的特徵,蓮花從外表看是直直的莖,表示獲得他力真實信心的人,也會要糾正自己生活的態度,要有好的品德行為。

人是煩惱具足的凡夫,煩惱是不會消失的,貪、瞋、痴一直都存在著,但被救之後,生活態度更要謹慎,絕不可以惡言惡行而傷及尊貴的佛法,要如梗直的蓮莖一樣生存著。
不懂佛法的人,會以人所做的行為來判斷那個人是否得救獲信。

剛聽佛法,不知佛法的真意與價值,因此會說像那個人說的佛法,我也不愛聽不喜歡聽,生出障礙聞法的心。

被救度獲信的人,也會糾正自己的行為,把尊貴的佛法,傳給有緣的人,釋迦牟尼佛說:不是那個人尊貴,是那個人說的法很尊貴。在遺教經裏面如此說。因此會想要常常來聽聞佛法。
所做的行為越好,說的佛法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想聽,因此要謹慎自己的言行。

有一首歌如此說:「那個女孩很可愛,很想要看她的媽媽。」
小女孩長得鴨蛋臉,柳葉眉,鯉魚嘴,很可愛的女孩,背後一定有能生出如此漂亮小女孩的媽媽,因此感到好奇而想見一面。

聽本願教法的人,得到真實的信心,雖然依舊存在著煩惱,也要謹慎自己的行為,為了讓佛法能弘揚給更多的人,遇上殊勝的法緣,也要廢惡修善,蓮如上人說:「獲信得救之人,捨惡是感恩,做善也是感恩。」

未得救之前,廢惡修善是為了得救是向佛走。

一旦得救之後,廢惡修善就成為自利和利他的菩薩行,知道廣大深重的佛恩,因此也會端正自己的言行,這就是外直。
以上蓮花的五種特徵的解說,而最重要的是趕快早日獲得真實信心的體驗,眼睛看不到的真實信心,就是阿彌陀佛的慈悲心,要早日和佛心相應,成為佛凡一體、機法一體的形象,因此要認真聽聞,世尊說:「設有大火,充滿三千大千世界,要當過此,聞是經法,歡喜信樂,受持讀誦,如說修行。」

因此要撥開種種煩惱的障礙,賭上生命的聽聞,一直到進入絕對他力的世界,但是沒有善知識的教導,也無法聽聞,因此要向善知識去聽聞真實的教義。

有一位妙好人說:「遇到善知識,即使翻山越嶺,也要去聽聞。」

要進入願力的世界,不可思議的世界,沒有佛緣和宿善,也就是沒有聽聞徹底的人,是無法得救的。

因此要認真聞法,沒有放下工作撥出時間聽法,蓮如上人說是很可悲可憐的人。

因此要全力以赴的聽聞,成為佛緣深厚的人,獲得真實信心,就像清淨的蓮花一般,這才是來出生為人要完成的目的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真宗交流園地 的頭像
    真宗交流園地

    在彌陀懷裡打滾的孩子

    真宗交流園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