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光佛(第五講) 釋覺藏講解
各位蓮友大家好:
接著講解第八、智慧光佛,智慧光佛是阿彌陀佛在過去生的修行中去除了愚痴的心,所以成就了智慧光。
阿彌陀佛的智慧是無量無邊的智慧,因此被救度的時候,阿彌陀佛的智慧光會照出我們的愚痴。
法然上人常常說:「愚痴的法然、十惡的法然。」說自己是一個愚痴的人,法然上人是被當時的人稱為「智慧第一的法然房」,讀任何的佛經是過目不忘,只要讀到第三遍,法然上人能把整部佛經都背下來。
法然上人智慧很高,學問也很深,卻常常說自己是愚痴的法然、十惡的法然。
能夠這樣說不是因為法然上人太過謙虛,是被阿彌陀佛的智慧光照出自己的形相,人再怎麼說也覺得自己很聰明,誰願意說自己笨呢?
誰願意說自己愚痴呢?
每一個人總是覺得自己很聰明,只有被阿彌陀佛救度,以智慧光佛的念力能照出我們的愚痴。
雖然阿彌陀佛的念力也不斷地在照耀我們,但我們沒有跟阿彌陀佛的願力銜接上,才不清楚自己的愚痴,被阿彌陀佛救度到,就會清楚原來我是多麼愚痴的人。
為什麼能清楚呢?
就是因為阿彌陀佛的光明打破我們內心的黑暗,所以我們才能清楚自己的愚痴。
貪瞋痴都是煩惱,無明暗打破了,就知道除了煩惱以外什麼都沒有的自己。
就像一個紙箱子,裡面放了一顆黑色的珠子,在紙箱子蓋著的時候,也看不到箱子裡面是黑色的珠子,箱子一打開,哦!原來裡面是一個黑色的球,打開才知道。
人的內心的黑暗就像無明一樣,靈魂是黑暗的,是看不見的。
黑暗的心就像一個箱子一樣,也同時存在煩惱,就像一個箱子裝一個黑色的球,箱子沒有打開也不清楚,也看不到。
阿彌陀佛的光明、念力就是能夠打破我們的無明,如果沒有打破我們的無明暗,也不能清楚自己的愚痴。
《安心集》28頁,在三帖和讚裡面有四句話:
佛光能破無明暗 故亦名智慧光佛
一切諸佛三乘眾 咸共歎譽應歸命
佛光就是指阿彌陀佛的念力,念力能打破我們的無明暗,人的心、靈魂是沒有光明,是黑暗的,所以才不知道人生的方向,出生做人的目的都不曉得,就是無明暗。
抱著無明暗也不知道死後的會去哪裡?
不知道是會去極樂還是地獄,對未來的極樂和地獄都不清楚,讓我們痛苦的根源,痛苦的原因,從過去到現在一直沒有治好的就是這個無明暗,無明暗就是我們的心病,是靈魂的病。
阿彌陀佛的念力能夠打破我們的無明暗,念力、願力很強,很不可思議。
所以阿彌陀佛被稱為智慧光佛,智慧光佛就是能夠打破我們的無明暗。
法然上人也是因為打破了無明暗說:「我是愚痴的法然」。
親鸞聖人也稱自己是愚禿釋親鸞,我親鸞是很愚笨的人。
愚就是笨,禿也是笨,親鸞聖人自己稱自己是愚禿,法然上人說自己是愚痴的法然,被阿彌陀佛救度到,打破了無明暗才清楚自己。
本來無明暗在禪宗裡面是稱為無明的黑漆桶,是要靠自己去修行打破無明,無明打破了就見到自己的佛性,這是禪宗的修行,是自力佛教的修行。
我們來聽聞阿彌陀佛的本願,是阿彌陀佛的念力打破我們的無明暗,我們自己沒有那個能力,沒有辦法打破。
所以我們愚痴也不知道愚癡,瞋怒也不知道瞋怒,貪欲也不知道貪欲,以為這些都是正常的。
如果這是正常的,親鸞聖人就不會懺悔和悲傷,就是被阿彌陀佛的光照出來,照出自己的愚痴,所以親鸞聖人讚歎智慧光佛。
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的念力能夠打破我們的無明暗,知道自己本來的面目。
沒有阿彌陀佛念力把我們照出來,我們是不可能清楚的。
一切諸佛就是大宇宙所有的佛,還有三乘眾就是佛的弟子,包括菩薩、緣覺、聲聞,這些都是佛的弟子。
所有的三乘眾,大乘就是菩薩、中乘就是緣覺、小乘就是聲聞,都是佛的弟子。
所有的諸佛和佛的弟子都共同讚歎,雖然嘴巴不一樣,心都共同讚歎,阿彌陀佛是大宇宙最高無上的佛,有那個力量能夠打破眾生的無明暗,能夠照出我們真實的自己的只有阿彌陀佛,所以都勸我們要歸命,所以在這裡說「咸共歎譽應歸命」。
都勸我們要歸命阿彌陀佛這一尊佛,讓阿彌陀佛救度我們的後生,出離生死的苦海,只有阿彌陀佛這一尊佛有這個能力。
無明暗打破了,無明暗是會消失,但是煩惱不會消失,愚痴的心不會消失,貪欲的心也不會消失。
所謂愚痴就是不知道因果,不知道前因後果。
被阿彌陀佛照出這個真實的心,那個時候才清楚自己的愚痴。所以親鸞聖人常說一句話「我親鸞是不知善惡的人」。
真正的善惡只有佛知道。
就是因為知道自己的愚痴,才會這麼說。
親鸞聖人如果以為自己很聰明,能知道善惡,親鸞聖人也不會這麼說。
親鸞聖人常常說自己是一個不知善惡的人。沒有被救的人,心裡也會想:「親鸞聖人是這樣的人嗎?」是我們自己不清楚,抱著驕慢的心,以為自己知道善惡,其實凡夫真是不知善惡的人,不知道善的標准、惡的標准是什麼,只有佛清楚。
沒有佛來到人間,人真的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善和惡,被救了就很清楚,被救就會看到自己的愚痴,知道自己是不知善惡的人,很清楚知道這一件事,能夠清楚是因為被佛的願力照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