釋覺藏法師
佛法講座網路開示精華篇(第六講)
諸位蓮友,大家好!
接著說身施,所謂身施就是用身體去為別人服務,當義工,到醫院或者去哪一個團體,親手去為別人服務。再過來就是心施。
所謂的心施,就是誠心誠意的做任何的善事,有沒有誠意,對方會感受到。
有誠意去做佈施,別人才能接受,要是我們去做佈施,沒有誠意,對方也會感受到,拿東西給別人,口氣很不好,別人也不會接受。
所以說,內心要有真心誠意很重要。
我們中國人有時候煮了滿桌的菜,會說這個是粗茶淡飯,煮了一桌佳餚,我們很謙虛,說是粗茶淡飯,別人也會感受到我們的誠意,用心去做佈施,最重要的是那一份誠意。
再過來就是言辭施,就是用言語去關懷、安慰別人,這也是一種佈施。
言語會傷害人,也可以幫助人,講一些關懷的話、鼓勵別人的話,也是一種佈施,也不用花錢。
所以說不用花錢的佈施有七種,就叫做無畏施,不需要錢財的佈施。
佛教就是教導我們要做佈施,佈施就是善。
去做佈施,我們才會發覺到自己是什麼樣的形相,沒有去做,我們也看不到自己。
到底我們是什麼樣的人,只有去做善,去做佈施,我們才會知道,才會知道我們的內心是不是有一顆慳貪的心,沒有去做佈施我們也不曉得。
只有認真去做佈施,才會看到自己的內心是什麼樣的心。
親鸞聖人認真去做善,去做佈施,才看到真實的自己。親鸞聖人說:「一切凡小,一切時中,貪愛之心常能污善心,瞋憎之心常能燒法財;
急作急修如灸頭燃,眾名「雜毒雜修之善」,亦名「虛假諂偽之行」,不名「真實業」也,以此虛假雜毒之善,欲生無量光明土,此必不可也。」
一切凡小,就是指所有的全人類,一切時中就是二十四小時,親鸞聖人說出,所有的人二十四小時去做善,就會發覺到真實的自己,說貪愛之心常能污善心,所謂善心,就是想要做善事的心。
想要做善事,做好的行為,也會被貪愛的心所污染,所謂貪愛的心就是喜歡被稱讚,喜歡得到別人的好處。我們去做善,要是別人沒有稱讚我們,沒有得到什麼樣的好處,我們也不喜歡做善。
所以說做善就是想要求回報,這就是貪愛的心。
人往往做了一些好的事情,別人要是沒有注意我們,沒有關懷我們,我們心裡就不舒服,就不高興。
沒有去做善也不曉得,也不曉得自己的心到底是怎麼樣。
在這裡說「瞋憎之心,常能燒法財」,所謂的法財就是法佈施和財佈施,去做種種的佈施,也會看到自己一顆瞋憎的心,別人沒有讚歎我們,沒有關懷我們,這個時候,我們也會生氣,也會不高興,所做的法佈施、財佈施被一把火燒掉。
所以說,人要做善、要修功德是很不容易。
沒有去做,沒有去實踐,也不曉得。
親鸞聖人說「急做急修,如灸頭燃」,親鸞聖人為了要解決後生的一大事,為了要出離生死的苦海,努力去做,急做急修,很認真努力去做,就像頭髮著了火一樣,頭髮著了火,也要想辦法把它撲滅掉,不可能讓頭髮繼續的燒。
努力去做善,才看到自己所做的是雜毒雜修之善,也是虛假諂偽之行。
親鸞聖人看到自己的心,所謂雜毒就是帶有煩惱,努力去做善,看到自己的心,滿滿的煩惱,沒有去做,也不會感覺到。
這樣子的心就是雜毒雜修,也是虛假諂偽,所謂虛假就是內外不一,外表能夠做善,內心有煩惱,這樣子的心就是虛假的心,就是內外不一致,沒有辦法做到內心也是善,這就不是真實的業。
想要以這樣子的心往生到無量光明土,這是不可能。所以說去做善才看到,才看到要靠自己所做的善要往生淨土是不可能。
做善是一種方便,有的人心裡想,既然做善是方便,那不如不要做,因為做善也不能往生淨土,這種想法是錯誤的。
過去有人說,有阿彌陀佛的本願要救度我們,不用做善也無所謂,反正做善也做不出真實的善,不如不要做,這種想法是錯誤的。
沒有認真去做,就不曉得自己做不出真實的善。
所以說,善是要去做。
親鸞聖人說,我們所做的善,也會成為往生淨土的方便。
所謂的方便就是因為努力去做,看到自己的自力是不行,是做不到,是不可能往生淨土,所以說,沒有去做也不曉得。
阿彌陀佛發第十九願,教我們要去修諸功德,要去做善,就是要讓我們走過這一段方便,看到自己的力量是達不到,是沒辦法。
沒有去做善的人,只有一直在想,要讓阿彌陀佛救度,要往生淨土。
光是去想,是沒有用的。
所以說,阿彌陀佛要讓我們往生淨土,阿彌陀佛要賜信樂在我們身上,阿彌陀佛心裡想,要怎麼樣讓大家知道這樣子的事情,阿彌陀佛為我們發第十九願,教我們去做善,你去做善就知道,就知道你沒有力量,就知道你做不到。
所以說,教我們去做善,就是要看到我們怎麼做,這一顆心都是雜毒、都是虛假的心。
沒有去做,我們也不知道,沒有真心去做善,我們也不知道我們做不到。
做不到的人阿彌陀佛要救度,是做不到的人,阿彌陀佛的願力要加添在我們身上。
是做不到的人,阿彌陀佛要賜信樂給我們,而不是說我們做到了,我們才能往生極樂,我們能夠做真實的善,我們才能往生淨土,不是這樣子的。
是因為我們做不到,我們的力量不夠,所以阿彌陀佛要賜信樂在我們身上,阿彌陀佛要讓我們成為往生淨土的人。
得救的時候我們就會很清楚,得救的時候我們才會知道,原來所做的善都是往生淨土的方便,沒有得救,也不曉得。
所以說,善要去做,得救了,我們就會很清楚知道真實跟方便,就像做夢,夢醒了,才知道剛才原來是做了一場夢。
夢沒有醒,也不曉得。
進入十八願的世界,領受到信樂,成為往生淨土的人,那時候就知道做善是方便,過去一直想要靠做善得救,原來做善是方便。
得救的時候就清楚知道,就像夢醒了,就知道剛才是做了一場夢,沒有得救也不曉得。
所以說,我們來聽佛法,就是要知道真實跟方便,都是阿彌陀佛的約定。
約定要救度我們,要讓我們成為往生極樂、往生淨土的人。
阿彌陀佛教我們要去做善,得救的時候就知道阿彌陀佛所約定的三個願就是要讓我們轉入,就是要救度我們,要讓我們能夠得到往生淨土的身份,完成人生的目的,阿彌陀佛為我們發這三個願。
得救時候就會很清楚,沒有得救是不清楚。
所以說,我們要好好地聽聞,阿彌陀佛所約定的所發的這三個願。(完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