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釋覺藏法師

法語解說第五十條

愈想做好,愈看到自己做不好,愈要專心,愈看到自己無法專心,這就是反省自己,反省是向上的力量,讓我們更接近彌陀佛,愈感覺到自己的罪惡,如此無緣得救的我,彌陀呼喚說:「必墮必救。」

 

同時清楚不再懷疑,必定會慚愧和感恩,成為幸福的人生。
解說開示:佛法教導我們只要是好的事情就認真去做,種下的善因也會有善果來到。

佛教就是教我們去做善,做六度的實踐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,種種的善努力去做就會看到我們的心,沒有透過行為去實踐,是無法知道自己的心境。

人不做善,整天都在造惡,造惡必定會有惡果。

所以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努力去做善,所謂「調機誘引」,就是引導我們清楚真實的自己而得救。

只要能利益別人的事情就盡力去做,愈想努力去做好,才看到自己做不好。

其實,不要以為做善很容易,人的心基本是不喜歡做善。

造惡、造業很努力很拼命。

所以佛叫我們要認真做善。

愈是努力去做,才看到自己怎麼做,也不能做到圓滿。

沒有努力過是無法知道。

尤其是我們的心,愈是努力去做善,去對別人好,只要別人講我們一句不好聽的話,我們也會不高興,也會覺得我對你這麼好,你還這樣數落我,一顆求回報的心就會生出來,沒有去做也不知道我們內在的心念如何。

去做才看到自己是有煩惱的人,是業障很重的人。

所以,透過行為去實踐,也會看到自己一顆不好的心念。

除了做善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聽聞,佛法就是要聽、要做。
透過去聽聞,愈是想要專心,才看到自己無法專心。

聽佛法要全心投入,要專心的聽聞,愈是想要努力聽,才看到自己這顆心,隨著妄想雜念在旋轉。

所以沒有聽法,就看不到自己的心。

人的心隱藏著種種妄想雜念,沒有聽聞就看不到隱藏著的是什麼心。

透過聽聞佛法,才看到我們是一個很容易分心的人。

分心了怎麼辦?

要把我們的心拉回來、要攝心。

想要把自己的心固定,把自己的心緊緊地綁著,真是很困難的一件事。

才發覺自己是一個會謗法的人,是輕視佛法的人。

世間的事情有時候十年、二十年的事情都記得,但是聽聞佛法也會忘記。

所以真正的我們、真實的自己就是會造謗法罪的人。

透過聽聞、做善,我們就能反省自己。

所謂反省就是檢討,檢討我們自己是什麼樣的人,檢討就是想做得更好。
只有去聽聞、去實踐,才會看到自己。

看不到自己也無法反省、檢討,只有看到自己的人,才會反省、檢討。

孔子的學生曾參也說過吾日三省吾身。

我一天檢討自己三次。

我們來聽佛法,也是要常常檢討自己的不是,我們的心有缺點,有不好的地方,才需要反省、檢討。

如果覺得自己很好,這就是驕慢的心。

總覺得自己挺不錯的,其實我們的內心隱藏著污穢的心,隱藏著一顆虛假的心。

我們自己也不知道,外在跟內在不一樣。
釋迦牟尼佛看全人類,都是言念無實,心口各異,所說的跟所想的不一樣,這就是我們真實的形相。

沒有反省、檢討我們自己,也不知道我們是這樣的人。

反省是我們進步的力量,讓我們一直接近阿彌陀佛,所以是向上。

這裡所說的向上就是向著光明,不斷的進步、不斷的接近阿彌陀佛,沒有反省、檢討,我們的信仰也不會進步。

佛法就是聽聞、做善,檢討再檢討,我們的宿善也會越來越深厚。

宿善深厚的人,才會看到自己的罪惡,才會看到自己的不好。

宿善淺薄的人,也不會認真,老是覺得自己很好、很不錯

事實上,自己的形相不清楚,就是離法鏡非常的遠。

佛法就是一面鏡子,站在離鏡子很遠的地方,也看不到自己的臉孔,也看不到自己的黑斑、青春痘。

站很遠也看不到臉上有骯髒、污穢的地方,只有在鏡子的面前才能看到。

站在鏡子的面前閉著眼睛,也沒有作用。

就像不會檢討的人,佛法怎麼聽,也沒辦法進步。

我們今天聽佛法,覺得自己怎麼聽都不會進步的人,就要清楚知道,原來自己沒有檢討自己,檢討別人是沒有用的。

人的眼睛看得到別人的缺點,卻看不到自己的缺點,這就是因為沒有檢討,就好像在鏡子的面前閉著眼睛。

所以聽聞佛法,很重要的就是要常常檢討、反省自己,我有哪做得不夠好。

而不是心想我做什麼都是很正確的,任何事情我都做的很好,抱著這樣一顆驕慢的心,也不能察覺真實的自己。
透過聽聞、做善,就是要反省我們自己,有不好的地方,進一步去改進,我們的信仰也會向著阿彌陀佛接近,愈接近阿彌陀佛的人,愈會感覺到自己的罪惡,一直到離阿彌陀佛最近的時候,就是三定死的時候。

到三定死,就會很清楚,自己是無緣得救的人,再怎麼做也無法得救的自己,再怎麼聽也聽不進去,再怎麼做也做不好。

是一點點得救的希望都沒有的人,在即將要墮到地獄去的時候,阿彌陀佛的呼喚也會響徹我們心底。

阿彌陀佛說:必墮必救,必定會墮下去的你,必定要把你救起。

對這樣的心境沒有達到,也不可能知道。

所以,我們活著就會發現我們是會墮地獄的人,而不是等到死後才發覺自己會墮地獄,死後才發覺已經來不及了。

現在活著知道最重要。

光知道自己是會墮下去,沒有阿彌陀佛的願力,沒有阿彌陀佛的呼喚,我們也不可能得救。

到三定死,再往前一步,就必定聽聞到呼喚,阿彌陀佛說:必墮必救,一定會墮落的你一定把你救起。

聽聞到了,我們整個心同時不再懷疑,整個心同時很開朗、很明朗,過去所有的疑雲一掃而空。

過去懷疑自己是否能得救,阿彌陀佛的願力是真是假,過去所不清楚的,過去所有的懷疑,通通消失不見了。
所謂的慚愧就是為自己的煩惱罪惡而慚愧。得救了,煩惱還存在,貪、瞋、痴還是有,一百零八種煩惱不會消失。

所以也會慚愧,對阿彌陀佛也會有慚愧的心,也會想真是對不起,讓阿彌陀佛等了這麼久,一直懷疑阿彌陀佛的心,到現在才徹底被斬斷。

慚愧愈深、感恩就愈大,感恩阿彌陀佛的願力不捨如此罪惡的我,愈想愈感恩,愈想就愈感受到阿彌陀佛的恩德是如此的廣大。

被救度就知道佛恩浩蕩,是如此的深重廣大。

很清楚知道沐浴在佛恩之中。

這樣的人生是最幸福的,還沒有得救也感受不到這樣的幸福。

所以佛法,我們要聽聞徹底,聽聞到彌陀的願力進入到我們心底,聽聞到彌陀的呼喚,徹底打破我們內心的懷疑。

我們來出生做人的目的就完成了。

我們也會有生命的歡喜,也會覺得這一生好幸運,能夠聽聞到本願而被救度,和親鸞聖人一樣的心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真宗交流園地 的頭像
    真宗交流園地

    在彌陀懷裡打滾的孩子

    真宗交流園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