釋覺藏法師
法語解說第四十六條
再怎麼想也是他力,再怎麼聽也是不可思議,沒有自力也沒有他力,極樂是一定,這樣的心境才是你要的心境。
解說開示:再怎麼想也是他力,被阿彌陀佛救度之後,就會進入願力的世界,他力的世界。
任何的想法,也都是以願力作為我們的想法。
親鸞聖人得救之後說:「慶哉!樹心弘誓佛地,流念難思法海。」
我現在正高興著,心建立在弘誓的佛地。
所謂「弘誓」就是本願。
親鸞聖人站在弘誓的佛地,所依靠、信靠的就是堅固的佛地。
阿彌陀佛的本願絕對不會改變,也絕對不會崩潰掉,是堅固的佛地,不是站在一般軟軟、鬆鬆的沙地。
沙石的地上,就像我們世間人努力掙錢,努力的工作,結了婚,生了小孩,建立一個家庭,什麼時候這些幸福會變化,我們也不知道。
也許今天覺得很幸福,明天幸福遇到了無常,也會讓我們痛苦,世間的幸福都是短暫的。只有站在弘誓的佛地,是絕對不會崩潰掉的,親鸞聖人說,我的心現在站在弘誓的佛地,跟一般人相信的不一樣。
一般人相信、依靠,所建立的是會崩潰掉的幸福。
親鸞聖人很明確的告訴我們,我親鸞的心,念念都流入難思的法海,所謂難思的法海是信心決定的世界,就是阿彌陀佛選擇的願海。
我親鸞念念都進入無礙的一道。
被阿彌陀佛救度,苦惱的人生也會轉變成歡喜的人生,黑暗的心也會成為光明開朗的心,每一個念頭所想的都是怎樣去報答阿彌陀佛廣大的恩德。
過去一直推動著我,讓我踏上求道的路,我的心從過去一直荒廢到現在。
阿彌陀佛一直調整,要拔除我雜行自力的草,要徹底的斬斷我這一顆自力的心。
阿彌陀佛以一念要打破我無明黑暗的心,要丟掉我自力的想法。
就像農夫種田,要把石頭丟掉,把樹枝拔掉,把雜草剷除掉。
如果沒有把樹枝、石頭、雜草徹底的除掉,也不可能播下種子。
雖然播下種子,也不可能開花、結果。
所以,阿彌陀佛要在我們的心田種下絕對幸福的種子,要播下「南無阿彌陀佛」六字的功德,要拔除我們自力的心,以一念打破我們無明黑暗的心,同時進入願力的世界、他力的世界。
進入他力的世界,再怎麼想也是他力。
念念也會流入難思的法海,難思就是不可思議。
被阿彌陀佛救度,再怎麼聽也是不可思議,沒有被救不會有這樣的心境。
沒有被救也會想:「我知道,我瞭解,我懂。」認為自己懂,其實是不懂,用自力的想法,還是有不清楚,不徹底的地方。
得救之後,就會清楚知道本願力很不可思議,能救度我的是很強的力量,很不可思議的力量。
想不到我煩惱這麼多、業障這麼重,來聽聞佛法,竟然聽聞到得救了,內心也會有陣陣的歡喜。
沒有自力也沒有他力,就不會在自力跟他力兩個地方旋轉。
不會一直想什麼是自力?
什麼是他力?
要怎樣才能丟掉自力?
要怎樣才能得到他力?
他力的世界是很不可思議的世界,到底要怎樣才能進去?
要怎樣才能得到他力的信心?
有時候想法出來,有懷疑的心,也會告訴自己,不可以,自力是不行,不可以有自力的心。
有時候沒有去想,懷疑的心也會跑出來,到底要聽到什麼時候才能得救?
我的後生什麼時候才能解決?
這些心跑出來也會告訴自己,不可以有自力的心,自力是不行。
有時候比平常更認真,做課誦的時候或是讀法語的時候,覺得比平常讀得更好,能夠更深入去理解,甚至去為別人說法,越說越有精神,越覺得講得深入,這時候也會想這也是他力吧,是他力作用在我身上,我才能講得這麼流利,這麼打動對方的心,心裡也會想這是他力吧。
如果沒有他力作用在我身上,怎麼可能這樣講?
所以有時候就會在自力、他力上,不斷的旋轉。
還沒有得救,往往是這樣的心境,一直在猜測、想像這是自力,這是他力,兩個不斷的重複出現,這就是還沒有得救的心境。
得救之後就會進入絕對他力的世界,絕對他力的世界就不會在思想、觀念上一直打轉,所以在這裡說,沒有自力也沒有他力。
沒有得救的人覺得這句話很奇怪,怎麼會沒有他力呢?
沒有他力,沒有自力,沒有分別,沒有執著,不是跟禪宗一樣嗎?
其實這種想法都是不懂得他力,不懂得得救的心境。
還沒有得救就是丟不掉自力的想法,得救之後才清楚過去的觀念、思想都是不對的。
本來想說這也是他力,那也是他力,原來都是自力。
進入絕對的他力世界,就不會在自力,他力裡面打轉。
心裡想我知道自力不好,不可以有自力的想法。
今天覺得佛法能夠聽得懂,聽得很深入,心裡也會想這也是他力吧,總是在自力他力裡面一直旋轉。
讓我們來聽佛法,就會看到自己的心,有一顆會旋轉的心。
以前不感覺,沒有認真聽聞的人也不會感覺,輕輕鬆鬆、馬馬虎虎聽聞佛法的人,不會覺得自己的心在旋轉。
只有努力走這一段求道的路、聽法的路,也會看到自己的心在旋轉。
得救之後才清楚知道,進入他力的世界了,就會知道他力是絕對不可思議。
過去很多的矛盾,得救之後就統一了,沒有自力,沒有他力,就是告訴我們在自力和他力上不會再矛盾。
得救之後就知道極樂是一定,一定會往生,百分之百。
十個十個往生,一百個一百個往生。
因為已經進入信心決定的世界,已經進入難思的法海,已經踏入無礙的一道。
本來是地獄一定的人,現在成為極樂一定的人,都在一念之間。
這也是我們想要得到的心境。
所以來聽佛法就是為了得救這一件事情。
為了得救,我們就要做好準備,今天早上來聽佛法,還沒有聽聞之前,我們就要準備好今天這一場,我就是要解決後生一大事。
無論如何我要認真的聽聞,其它的事情先暫時放一邊。
聽聞結束了,後生還沒有解決,也會覺得很苦,也會流淚。
一次一次的走過這一段求道的路,得救的時候就會清楚知道,原來阿彌陀佛要救度我的心,從十劫以來就不斷的呼喚我。
這樣的聲音聽到了,得救了就會站在弘誓的佛地,念念流入佛智的大海,親鸞聖人說:「開入本願大智海。」
「我親鸞已經進入阿彌陀佛佛智的大海。」獲得阿彌陀佛的智慧,我們來出生做人的目的就完成了。
那時候我們也會很歡喜,在《教行信證》一開始,親鸞聖人就說「慶哉」,一直到最後結束,親鸞聖人也說「慶哉」,《教行信證》從頭到尾都講到「慶哉」這樣一句話,所謂「慶哉」就是很歡喜,被阿彌陀佛救度了,從內心也會湧出陣陣的歡喜,也會感謝阿彌陀佛的恩德是如此的深重,我們的心也會很開朗、安心和滿足。